随着人类文明逐渐发展,世界人口快速增加,人类无节制利用自然资源、砍伐大面积森林和扩大农业耕地范围以及盲目推进城市化进程等行为,引起物种大量灭绝,生态系统平衡遭到破坏。人们逐渐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不仅仅会破坏自然,更会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多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法律法规,党中央提出了“规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要求,旨在保护我国生态平衡及促进社会和自然可持续发展。下面介绍一种濒危树种—云南金钱槭。
1.品种介绍
云南金钱槭,拉丁学名:Dipteronia dyerana Henry,属槭树科金钱槭属双子叶植物。因其黄褐色圆形翅酷似金钱而得名。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中国特产的稀有种,由于森林过度采伐,致使本种资源逐渐减少,已临近濒危。主要分布在云南东南部文山县,生于海拔1800-2500米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旱冬瓜或云南金钱槭林中。常见的伴生树种有粗壮桢楠、坚叶樟、云南樟、红果树、三股筋香、山玉兰等。
云南金钱槭为中国云南特产树种,落叶小乔木,高5-10米,树皮灰白色,奇数羽状复叶,冬芽小,裸露,长25-40厘米;小叶9-13枚,长6-13厘米,纸质,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至尾尖,基部钝圆、偏斜,边缘具稀疏粗锯齿,两面顶生,长15-25厘米,被黄绿色细毛;花杂性,圆锥状,顶生,萼片5,长于花瓣。小坚果扁圆形,浅褐色,着生于果柄上,为薄革质翅所环绕,乍看似古铜钱,翅直径5-6厘米,常两枚分歧对生。
2. 云南金钱槭的价值
云南金钱槭生长地因海拔高,具有温凉、湿润的气候特点。喜光,大多数个体以单优灌木群落形式存在,少量生长在灌丛中和森林边缘。近年来,因农地扩大、自然居群及其生境的破坏和种子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导致云南金钱槭面临濒危。云南金钱槭和金钱槭是中国特产属金钱槭属仅有的2个种,因此对研究槭树科系统分类和演化、经济价值等有一定的科研价值。
云南金钱槭分布区为南亚热带气候,干、湿季分明,冬季短而不冷,冬春季有雾,年平均温11-15℃,1月平均温6-9℃,年降水量1000-1200毫米,相对湿度约75%。适生于花岗岩分化的赤红壤或黄、红壤,pH值5-6的土壤中,为弱阳性树种。4-5月开花,8-10月果实成熟。种子富含脂肪,供榨油食用及工业用。据测定,云南金钱槭的种子千粒重为2.4-3.3kg。目前,市场上根本没有云南金钱槭种苗,更没有种子,但就其用途,可预测在未来10年内,云南金钱槭产业将会轰动国内外市场,在当今食油资源紧缺的时代,产业化发展云南金钱槭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即可榨油食用和工业用,又可保护种群资源,因此,开发价值潜力巨大。
3. 云南金钱槭繁殖推广技术
云南金钱槭一般采用种子繁殖,但因其本身自有的特性影响,说明种子繁殖是不可取。为了拯救云南金钱槭这一中国特产的稀有濒危树种,扩大濒危类植物的种群资源。必须采用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大量繁殖它。采用李长潇研究员的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对云南金钱槭进行快速繁殖,将解决产业化生产云南金钱槭纯正苗木的关键问题。
该技术是一种植物无性繁殖领域用于多种濒危植物产业化大规模、低成本快速生产苗木的高新技术。植物非试管高效快繁技术为将来进行产业化生产云南金钱槭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投资者投资引进该技术对云南金钱槭进行大规模保护性快繁,不仅将能获得高额回报,对保护云南金钱槭这一中国特产稀有濒危树种的种群资源有重要意义。